2015-09-04

玩獨立音樂都是難以溝通的混蛋?談設計師與音樂人的相處之道 ─ 專訪 設計師 小子


曾在 2013 年以拍謝少年的《海口味》入圍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,他時而細膩、時而張狂,擅長運用豪邁粗曠的線條與圖像做多變組合的風格,讓人總留下深刻印象。與他談話,也總會在不經意的地方,對他縝密的講解折服,不斷發出嘖嘖稱奇的驚嘆聲。

原以「白天教書,晚上畫畫」為目標,出身自高師大美術系的小子,以為畢業後就可以順利地擔任教職,卻因為家逢變故,不得不提早投入職場。那時為了賺更多錢,開始拼命看書、自學設計軟體,希望可以用專長養活自己。後來向開設計工作室的老師毛遂自薦後,便一頭栽進了接案人生。

字再大一點!顏色再鮮艷一點!

小子憶起剛接案時,設計師還被稱之美工。當時環境非常不友善,市場上充斥著比稿、削價競爭、不停被改稿的狀況。為了要生存下去,除了不斷吸收各國風 格當作學習範本,也嘗試許多方法當作練習。他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本覺得很酷的設計雜誌或年鑑裡,然後重新翻閱,如果看到自己的沒有感到突兀,就代表成功 了。漸漸地,他也領悟到一些道理,既然打不過業主,那就加入他們,甚至因此喜歡上跟客戶聊天的感覺。

「雖然一開始很痛苦,但後來接觸到一些國外的設計作品時,會發現其實他們字也放很大,顏色也弄得非常鮮艷,ㄟ,可是看起來蠻有氣質的。後來我的設 計,字都會做得很大,顏色用得很鮮艷,我就不信自己會因為用這樣的手法而讓作品變差,結果到最後反成了個人特色。」小子認為,我們對醜跟美的差異性都是被 教育出來,但他們其實是一體兩面。從藝術史的角度看來,會被認定為新潮流的東西,一開始大家都會認為是醜的,譬如印象派,起初是連沙龍都沒辦法進去的,但 後來卻改變了全世界。他接著舉例,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蓋台廣告,其配色與字體的大小,都讓人會直接聯想到粗俗、隨便的感覺,但其實只要經由重新的排列組合, 就可以變得很前衛。

音樂就要自己喜歡才會接阿!

談及接案的模式,除了價格要先談好外,小子更希望業主可以盡量讓他了解案件內容,如做專輯設計,至少也要先聽過兩首歌曲。他說:「我是還蠻挑的,只 有自己喜歡的才會想去做。但我對於聽得懂音樂這件事是還蠻有信心的,包括了解他們的文化背景、音樂內容或創作背後的概念與意涵。」

以去年幫濁水溪公社製作為例,小子認為濁水溪公社在台灣音樂史上是一個哲學性的存在,並不只是藉由謾罵而已,反而藉由創作幫庶民宣洩對權貴的不滿。為了將音樂的個性立體化,大幅度的採用許多鮮豔的色塊來做組裝,更大膽地將庶民文化的元素翻轉、拼貼至專輯包裝內。

-----全文摘錄自Blow吹音樂

沒有留言: